1、跑鞋的等级划分?
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,作为跑鞋等级划分依据的「跑鞋矩阵」竟然源自营销文案!
里面将跑鞋分成了如下几个等级:
-
顶级
-
次顶级
-
实用级
-
入门级
网上流行的跑鞋的等级划分标准,如果追本溯源的话,都会指向下面这种Excel版的「跑鞋矩阵」表,忽悠了数不清的中国人!
在该表格的第一行,就明确写着:
本作品版权归 苗力(沧浪火)及北京若敖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所有。在运动知识传播层面,免费供广大跑步爱好者参考使用;如有商业用途,请与版权所有人联系。……(此处省略一大串联系方式)。秉持中立原则,欢迎品牌提供数据但矩阵内不做任何形式的评价、推荐、前置。
大家应该能注意到,里面赫然写着「营销策划」四个大字吧?也就是说,这张「跑鞋矩阵」本来就只是个营销作品!
这张表格出现的时间点,也恰好是亚瑟士品牌刚进入中国的时候。
而在当时,提起跑鞋的话,国人只知道耐克和阿迪达斯,谁TM有病会去买从没听说过的亚瑟士?而且还是来自小日本的品牌?
于是就有人杜撰出所谓的「四大跑鞋」概念,还把亚瑟士放在了醒目的第一位。
从那之后,亚瑟士在中国混得比耐克阿迪还要好。看到一些国内的马拉松比赛,亚瑟士跑鞋竟然占比达到3成以上,可见对中国人的洗脑非常成功。
我也承认,这的确是国外品牌打入国内市场最成功的营销案例之一。
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总有那么些不学无术的网红,把这种营销文案当作是跑鞋品牌的官方参考,甚至是跑鞋选购的“科学标准”。。
那么,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?
为此,我还专门去查看了亚瑟士的日本官方网站,如下图。
可以看到,在亚瑟士官网是以「跑步水平」(马拉松完赛时间)作为跑鞋划分的主要参考依据的。
压根儿就没有对跑鞋做等级划分,根本就没有所谓的「顶级 | 次顶级 | 实用级 |入门级」等划分。
也就是说,跑鞋的等级划分,纯粹只是国内的营销专家刻意杜撰出来,用来忽悠人的工具而已!
网上还总有人拿这当作是选购跑鞋的「科学论据」,简直太搞笑啦~
2、要根据体重选择跑鞋?
还是那张「跑鞋矩阵」表,里面还有下面这种按体重划分的跑鞋选购建议。
这张表格,专门瞄准了大体重人群的焦虑心理,其潜台词就是:你的体重越大,就越应该掏更多钱,购买更“顶级”的跑鞋!
那么,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?
下面是我整理的亚瑟士日本官方网站的「跑鞋选购标准流程」。
按步骤顺序,简单翻译如下:(都是选择项)
-
男 | 女
-
路跑 | 越野跑
-
周跑量=16km以内(初级) | 16~32km(完成马拉松约4小时:中级) | 32km以上(完成马拉松约3小时:高级)
-
距离跑(缓震多) | 速度跑(缓震少)
-
低足弓(稳定型) | 高足弓和正常足(缓震型)
-
缓震程度=正常 | 偏多 | 最多。根据自己的脚感喜好来选择。
而最后的第6步,也是讹传最厉害的地方。下面再发挥一下自己的日语实力,给大家翻译看看吧:
选择缓震跑鞋的重要因素: Regular(正常):与一般的亚瑟士跑鞋,有相同程度的缓冲性能 Extra(偏多):比Regular的缓冲性能更高一级 Maximum(最多):亚瑟士跑鞋当中缓冲性能最高。对于脚底的跑步感觉,不同的跑者,都会有不同的偏好。既有追求顶级的缓冲与保护的跑者,也有追求更敏感的地面接触感的跑者。
即,亚瑟士日本官网对缓震跑鞋的选购建议是——根据自己对脚底触感的偏好,来选择缓震跑鞋的缓冲级别。
我翻遍了亚瑟士的日本官网,根本找不到任何根据体重选择跑鞋的说明或建议!
可到了国内,咋都说是根据亚瑟士的选购建议,体重多少的人应该穿什么跑鞋呢?到底是谁在中间偷梁换柱,制造的谣言?
非常有趣的是,国内的亚瑟士官网直接变成了天猫商店,还刻意删除了上面这些最关键的跑鞋选购建议。
被国人捧若神明的亚瑟士跑鞋,大家对它的了解,看样子还远远不如我呢。
更滑稽的是,亚瑟士的官网,恰恰打脸了所有网上流行的「跑鞋选购指南」!
总之,希望大家不要被网上流行的跑鞋选购指南给忽悠,听从亚瑟士日本官网的建议,根据自己的脚感偏好选择跑鞋就行了。
暂无评论